夢想·麓隱桐溪
中國·長沙
都市快節奏下的喧囂生活,讓現代人往往心中繁亂,以隱居的清朗風雅來抗衡世間的污濁紛繁,在車馬喧囂的市井中構筑一座能寄托情懷的世外桃源,也就成了隱逸文化的基本載體。
——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
—宋· 蘇舜欽《滄浪亭》
設計伊始,建筑師不僅僅只關注于建筑本身,更注重環境場所屬性,通過不同時段的現場調研,我們發現展示區所處的十字路口及整個外部環境比較雜亂,且各種車輛和施工噪音嘈雜。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內向型的建筑,即是功能和空間的載體同時又承擔隔絕外部嘈雜環境的屏障,從而營造內部靜謐的場所空間,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概念手繪圖
01
取靜于市·枕山棲谷
-項目背景-
麓隱桐溪位于大王山旅游度假區,緊鄰河西南北發展主軸線,是未來城市西南擴張的主要片區,新城核心,發展潛力巨大。項目毗鄰湘江歡樂城、華誼兄弟電影小鎮、恒大文化旅游城等大型文旅項目,獅峰山森林公園環抱,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山居大宅。
基于場地及城市道路條件,東側潭州大道為城市快速路,連接主城區,地塊東北角成為展示中心和前期體驗區的最佳城市接駁點和人流導入點。
02
幾何美學·空間探尋
-設計概念-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單純為了售賣行為而生的建筑,而是貫徹工藝美學理念打造的一個精神場所,需要極具昭示性的形象引發關注。示范區以建筑界面與場所空間的聯合打造作為設計切入點,用極具雕塑感的建筑形體來界定空間,重塑環境、建筑與人的角色關系。
△體塊生成圖
建筑形體利用幾何構造的美學理論,面向十字路口方向升起,沿城市方向形成線性變化,打造獨特的城市印記。以三角形為母題做出幾何變化,讓建筑形體與場地環境形成較為犀利的幾何構圖關系,在有限的場地之中營造靜謐且豐富的空間游覽體驗。對外界面只保留功能上必須的通透區域,對內界面大面積使用玻璃幕墻,使得內外空間相互滲透。
我們希望在展示區打造一種空間序列,讓游覽成為一個愉悅的探尋過程,以場景敘事的線索串聯“隱”的完整故事,詮釋其東方自然山水的哲學韻味。
△展示區流線串聯圖
序曲——通過具有標識性的建筑形象結合前場樹陣景觀引起人的好奇心,樹林陣列、潔白小徑,隱匿展示建筑,抵御外界喧嘩。
鋪墊——具有神秘感的入口空間讓人忍不住想進去一探究竟,狹長連廊將游覽視線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讓游覽者進入建筑與景觀界限模糊的空間。
高潮——從入口空間出來進入冥想室前,會突然豁然開朗看見整個內院的全貌,“靜謐后院”是建筑內外交融的空間,建筑洞口與外部庭院映襯,形成框景。
尾聲——冥想室的縈繞路線,從各個角度瀏覽建筑,感受環境氛圍。
隱是哲學,是境界,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以現代的設計語言詮釋隱之道,隱之境,空間對話自然,置身其中,與山麓、桐林和溪谷一同呼吸、成長、演變。精神場所的塑造本身也是隱的追求,迎合案名夢想麓隱桐溪,以修行的方式追求“隱”的精神內核。
03
溯本歸源·心歸自然
-材料與調性-
通體發泡陶瓷幕墻與橫紋拉毛涂料的結合,填縫用熱膨脹系數小的瓷磚膠,與少量的玻璃元素穿插,目的就是為了打造成一個不設分縫純粹的建筑,使建筑本身形成尖銳、簡約又極具昭示性幾何形態的造型。
通體灰白色的橫紋拉毛涂料給建筑賦予更為自然厚重感受,甚至將這種材質延伸至建筑內部,來營造建筑向室內的空間延續,使得建筑更為整體。
04
精工建造成就品質項目
-精細化設計-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北立圖
△東立圖
△剖面圖
△典型墻身
項目信息項目名稱:長沙夢想·麓隱桐溪
開發商:湘江集團夢想置業
建筑設計單位:基準方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示范區建成時間:2020.08月
項目總建筑面積:352291.98㎡
示范區建筑面積:1195.57㎡
項目地點:長沙市潭州大道與清風路交匯處
主創設計團隊成員:邢春輝 鄧天馳 饒文超 鄺林峰 陳禹熙
景觀設計:易蘭(北京)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室內設計:深圳市中深建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埃比尼澤(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